深研《资本论》解读 共探经典理论真谛——经典著作研读分享会第三期圆满举办

发布者:杨雪宁发布时间:2025-11-17浏览次数:40


为深化经典著作研学、搭建思想交流平台。1112日,我院经典著作研读分享会第三期于文科实验楼308室如期举行。本次分享特邀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冀福俊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她以大卫·哈维对《资本论》的解读为核心视角,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


      


冀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初读《资本论》时的晦涩之感,以及坚持深耕后收获的全新认知,并推荐大家参考大卫·哈维的解读著作,助力更透彻地领悟经典的深层内涵。随后,她以《资本论》为何以“商品”为起点切入,通过杯子与手机交换的生活化案例,生动阐释了商品的二重性与二因素,让商品的本质得以清晰呈现。在后续的深度解读中,冀老师带领同学们系统剖析了《资本论》的核心要点,涵盖商品本质、剩余价值、利润等关键内容。她重点详解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尤其阐明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等方式攫取剩余价值的内在逻辑,并强调这一过程是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钥匙。此外,她还围绕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驱动机制展开探讨,指出竞争机制正是其实现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活动尾声,冀老师强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唯物史观为核心指导,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剖析,精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同时也让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与进一步丰富发展。本次分享会鼓励同学们既要通过研读原著及辅助材料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也要结合现实问题开展学术探索,真正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摄影/撰稿:胡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