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宸、李心记:脱贫攻坚精神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发布者:徐剑雄发布时间:2022-05-11浏览次数:10

脱贫攻坚精神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李尚宸 李心记


内容提要

中国所进行的脱贫攻坚实践具有独特性、精准性和伟大性,这些显著特性共同构筑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生成的根本依据。深入体悟脱贫攻坚精神的价值意蕴与时代内涵,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能够有效指引学生树立“正价值”、传递“正能量”,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品格。彰显脱贫攻坚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利于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深度凝练出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思想精髓,即“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精神意蕴丰富,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精神密码。将脱贫攻坚精神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建构主流意识形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价值。


一、脱贫攻坚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生成的学理依据


新时代脱贫攻坚展现出的伟大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可以看出,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性定义价值的概念,而是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论述价值产生的源头所在。马克思的阐释思路可以为我们正确理解价值指明方向,即价值表示事物客体的某种作用、变化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一致性关系状态。一方面,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有实际功能和效用,是对象(客体)满足于主体(人)的现实需要。离开了人的需要及其发展的满足,对象的价值也不复存在。另一方面,理解价值不能把客体的实际功用或属性与主体需要割裂而谈,价值不是脱离任何一方的独立性存在,二者只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才能构成价值的本体。虽然判断对象是否有价值是以考察对象的属性为前提,但价值不是对象属性本身或主体的主观臆断,而是当对象属性能迎合、满足主体在实践中的具体需要时,这个对象才具有价值。因此,价值的生成实质属于相互关系的范畴,其本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与客体间某种关系的产生及发展,是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具有的特殊效用和意义。

基于以上论述可知,脱贫攻坚精神的价值生成的内在要素为价值客体(脱贫攻坚精神)、价值主体(党和人民群众)、实践(脱贫攻坚战)。在扶贫脱贫实践过程中,脱贫攻坚精神与党和人民群众保持内在一致性,党和人民群众在脱贫实践中创造出脱贫攻坚精神。同时,脱贫攻坚精神对党和人民群众具有积极的功用和意义。脱贫攻坚精神的价值从发生到实现是一个逐级递进、不断升华的过程,这个过程代表着主客体在实践中相互关系的延展。脱贫攻坚精神的价值一旦离开这种过程与关系便无从而谈。脱贫攻坚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建立在脱贫攻坚精神的价值生成基础上,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渠道等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号召他们学习、研究和实践脱贫攻坚精神,这个过程意味着大学生与脱贫攻坚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相互关系的产生。

脱贫攻坚精神是由多维度、综合性的潜在价值所构筑,暗含着伦理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等各种样态的价值潜能。在这个结构中,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它会在主体的实践中变成现实,彰显出脱贫攻坚精神的真正价值。脱贫攻坚精神价值的客观性也使得它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有交叉点,从而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大学生以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领悟学习脱贫攻坚精神的内在本质。从主体性上看,价值是对象对相应主体的价值,是以主体(人)的标准、尺度为衡量依据,与主体(人)同频共振。价值的内容也由主体自身的特质、结构、需求等各种因素决定,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从自身的主体标准出发,择取迎合自身需要的有意义的价值。脱贫攻坚精神只有与学习或实践它的主体(人)产生联系时,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了这种精神的价值,价值的实现与价值主体绝不是“绝缘”的而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自觉地将自己看作为价值主体的身份认真学习研读脱贫攻坚精神,内化成为个人自身素养,提高自身境界,使得脱贫攻坚精神的价值最大化发挥。从实践性上看,价值作为主客体一致的关系状态,实践在其中是这种关系发生的实际承载者。脱贫攻坚精神的价值是在实践中体现生发出的,只有把精神的力量付诸实践才能看到精神力量的实在价值。可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育人,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学习脱贫攻坚精神,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各项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实践的“再创造”也会激发价值主体的内生动力,促进脱贫攻坚精神的价值“再升级”。


二、脱贫攻坚精神的科学内涵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恩格斯认为,精神是物质的最高精华。脱贫攻坚精神意蕴丰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赓续传承,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中国精神的“新丰碑”和时代精神的“新标杆”。

1.“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的脱贫攻坚精神蕴含着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的人间大爱和责任担当。“上下同心”的脱贫攻坚精神本质蕴涵着群策群力、团结一心的大爱精神。大爱精神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它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不断丰富完善,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呈现不同而又具体的特性。大爱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硕土壤中,是在文化实践中凝练、升华形成的文化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此可见,大爱实践(脱贫攻坚战)是大爱精神生发的基础和源泉,党和人民群策群力、上下同心的大爱精神又推动着脱贫攻坚战工作顺利开展。“尽锐出战”的脱贫攻坚精神本质上体现了无私无畏、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一块重要版图。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接续完成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始终展现出无私无畏、迎难而上的政治品格与精神特质。“尽锐出战”的脱贫攻坚精神要求我们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胆魄,在急难险重的脱贫工作中继续啃硬骨头、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精准”投中关系脱贫攻坚成败的“关键球”。

2.“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脱贫攻坚精神蕴含着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多样化、复杂化因素致使贫困问题凸显,只有采取多方位、多层次的减贫举措方能奏效。因此,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彻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无硝烟的战争,精准务实、实事求是是核心输出点。精准务实建立在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基础之上,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化与发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有助于找准贫困的脉络根源、捋清贫困的发展理路、开好扶贫“药方”,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近年来,我国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底数,把工作重心落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立了“六个精准”与“五个一批”的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使得脱贫攻坚“火力全开”,为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取得完胜指明了行动方向。“我们始终强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只有扭住“精准”,树立精准化理念,并将其作为扶贫脱贫工作的基本理念,才能找准“穷根”、明确靶向,真正做到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我们要积极开展脱贫攻坚生动实践,在一个个针对性创新性解决方案和实践中解决脱贫中遇到的一系列“老大难”问题。习近平反复强调,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他们积极探索,为他们创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环境和条件。立足于我国的贫困现状,在坚持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基础上自觉发扬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加快完善脱贫攻坚顶层设计,推动脱贫攻坚实践向深向细向实发展。

3.“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蕴含着锐意进取、人民至上的拼搏精神和宗旨意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并不是单向度的增加资金、物资的扶持就能奏效的,发扬自立自强、开拓进取的革命精神是增强脱贫攻坚的实效性,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扶贫脱贫实践活动中体现的是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和奋斗性。毛泽东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自己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贫困群众不能干等着外部的直向灌输与输送,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同时,重塑困难群众的精神面貌也是重中之重。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想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亟须振奋群众的精气神,发扬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杜绝精神懈怠产生的思想源头。贫困的梦魇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而言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调要具有强大的组织执行力和社会动员力。在此基础上,踊跃号召协同广大人民积极参与进来,夯实群众基础,倡导发挥人民群众自身的主体性作用,激发贫困地区群众自主脱贫的信心和斗志。习近平指出,“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这些话语反映出我们党不负人民的精神。


三、脱贫攻坚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脱贫攻坚精神意蕴丰富,其育人价值不容忽视。将脱贫攻坚精神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使他们在丰厚的精神滋养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1.“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的脱贫攻坚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群策群力、迎难而上。“上下同心”的脱贫攻坚精神蕴含着团结一心的大爱精神,有助于教育大学生树立合作共赢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等。这种大爱精神还被赋予了新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不断推动、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道德情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爱精神的解读仅限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而忽视了大爱精神的实践教育,通过对伟大脱贫攻坚战的探究与研读,教导大学生将大爱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学习及未来工作等各个方面,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拥有一颗博大无私的爱心,这样才能引导培育大学生具有上下同心、团结和谐的精神品质。教育主体可以从大量有关脱贫攻坚的文件、书刊或网络资料中摘取教学素材、获取教学信息,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及既定目标的实现。“尽锐出战”的担当精神能够引领大学生重塑担当意识,让他们深刻领悟到党员干部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了人民幸福生活而恪尽职守、忠于使命的伟大品格,真正成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在大学生群体中厚植尽锐出战的担当精神,促使他们夯实理想信念。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把信仰层面与现实层面相结合,才能在生动实践中奋斗拼搏,敢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在迎难而上的奋斗青春中书写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的华美篇章。

2.“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脱贫攻坚精神有助于激励大学生的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依托,遵循课程本身的规律性,将脱贫攻坚精神中蕴含的精准务实的科学精神元素厚植于教学课堂中,通过合理化的教学表达,增强教学课堂代入感,为大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例如,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播放一线脱贫工作者真实工作状态,或者邀请脱贫攻坚模范人物进行主题讲座,向大学生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引发情感共鸣。当前国家间的博弈由原来“硬实力”的比拼已趋于“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重竞争,但无论是科技的竞争,还是意识形态的角逐,都离不开创新。创新精神是青年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以脱贫攻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阐发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精神的价值意义,并融入思想政治课堂内容的知识架构中,让大学生自觉吸收、内化以达到培养目的。另外,在学科专业方面,要重视课程思政的实施,让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人的创造力的施展,是建立在艰苦探知和辛勤工作的基础上。借助多样化渠道和平台,让大学生体会到脱贫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激励他们保持敢于大胆创新的态度,塑造勇于探求的创新品格,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思维,做行业顶尖人才。

3.“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拼搏精神和人民情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深他们对党中央在脱贫攻坚中所秉持价值旨向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素养,增强文化自信。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脱贫攻坚的发展历程及脱颖而出的重要人物整理成书籍、宣传册等,发放给学生研读学习,用实物的形式传达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价值理念,为开展脱贫攻坚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教学载体。其次,教育主体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库等渠道就有关大学生网页浏览量及点击率的统计汇总实时跟进、了解当下热门话题及舆论焦点,通过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文化类别和具体文化内容,厘清他们的思想特征,理论联系实际讲授,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再次,要加强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总结推广脱贫典型,依托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营造出艰苦奋斗的脱贫攻坚精神氛围,提升课堂的理论性与应用性。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将献身于脱贫攻坚战中的伟大劳动楷模、扎根于脱贫一线的优秀工作者的先进事例广泛宣传教育于大学生群体中,让先进典型所蕴积的精神生成好经验,激励广大学生进一步攻坚克难,以更大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扬“不负人民”的精神是大学生树立高尚道德情怀的精神标识,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价值准线,是进行社会实践过程自我人格内涵外化的具体呈现,有助于大学生通过对脱贫攻坚精神的传承与践行形成基本价值共识及行为规范意识。



李尚宸,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心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兼任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年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