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主动应变求变的恢弘历史

发布者:徐剑雄发布时间:2024-03-08浏览次数:10

2023年12月21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中共厦门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改革(2023)年会暨地方全面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层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本文为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的演讲。

感谢会议主办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45周年的日子里,邀请我参加今天的论坛。记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历史及其成功经验和时代精神的深刻总结。这里,我以“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主动应变求变的恢弘历史”为主题,谈三点认识,和大家分享。

一、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代同行的45年
45年前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从那时到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我们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阶段,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时进行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中,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我们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21世纪,并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我们确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及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部署,打响改革攻坚战。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回眸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可以注意到,这45年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代同行,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恢弘历史,之所以会划分出这样三个发展阶段,是由其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决定的。
历史逻辑的起点和终点,就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点是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终点是最终实现合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整个改革开放都是围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展开的。
实践逻辑的特点,就是通过持续的创造性实践,不断突破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难点、堵点和瓶颈,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深化发展。
理论逻辑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答中国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指导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
二、牢记新时代改革开放新要求才能积极应变、主动求变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不会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线上。今天,需要我们研究的是,新时代对改革开放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一)强调改革开放的系统性:“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日起,习近平总书记就宣示:“我们要拿出勇气,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而这样的改革开放,不能靠单兵突破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提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中央深改委,把改革开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实施,是新时代对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还把“坚持系统观念”,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2023年2月7日举行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的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说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系统观念治国理政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对今天我们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
(二)强调国内大循环的主体性:在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的经济界委员时,就已经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这以后,他又多次强调,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显然,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是对中国发展走向作出的新判断,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其实质,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的,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三)强调制度型开放的创新性: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我们强调要形成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决不是一个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这种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将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同样讲对外开放,今天是新的对外开放。过去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对外开放,这种开放模式在当时是必要的,但由此带来的对外依赖性也造成了国内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一遇到国外的打压,其弊端就暴露了出来。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我们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就是,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其中,一个硬仗,就是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对我们包括沿海开放地区,都是新的挑战。但只有这样坚持制度创新,才能营造更能够吸引外资的健康的营商环境。
(四)强调改革发展的民主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民主和法治,本来就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健全广泛多层制度化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确立为新时代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自2019年11月习近平在上海视察时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理念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但被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提了出来,而且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总的战略安排。
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中国式民主的最大亮点,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广泛商量”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只有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广泛商量,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尤其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把民主与民生结合起来,把人民幸福生活作为民主的最高追求。因此,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也是新时代化解矛盾、推进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五)强调两个文明的协调性:在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协调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早在拨乱反正之初,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已经提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能只讲物质文明,不讲精神文明,形成了“两个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这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这一重大论断,也是对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要求。我们的改革开放不是导致物质主义膨胀的改革开放。只有精神富有,没有物质富足不是改革开放的要求;只有物质富足,没有精神富有也不是改革开放的要求。
(六)强调改革发展的均衡性: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根据当时的条件,强调“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适当时候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把这个问题提上了改革发展的日程,由此,“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就成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要求。
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中央制定了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出了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的重要原则,以及促进共同富裕的总思路和实现路径。我们要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应该讲,改革发展的均衡性,已经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追求和新要求。
(七)强调改革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之初,许多地方在改革发展中为了迅速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不像现在那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现在则完全不一样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是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的一个亮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特别是,我们已经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决策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肯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确立了深入人心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科学理念。当我们今天强调要抓生态文明建设,在处罚甚至关停一些污染比较大的企业的时候,有人对经济与环保的关系发生了困惑。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一深刻的问题,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而不能把经济与环保机械地对立起来,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同时他强调,要尊重绿色发展规律,并使之同尊重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辩证地统一起来,创造绿色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要求。
(八)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人类性: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改革开放走的是造福中国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与此同时,中国强调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也是造福世界人民的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进一步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提出要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由此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不仅具有“人民性”,而且具有“人类性”。这也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必须遵循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以胸怀天下的气概和负责任大国领袖的身份,向世界发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三个倡议贯穿于始终并强调指出的,就是中国要和世界人民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时代,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开创了中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也为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成为我们和世界人民一道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康庄大道。
三、45年改革开放历史的启迪和结论
经过对45年改革开放历史的回顾和对新时代改革开放新要求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呢?
第一,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机活力,就在于这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第二,改革开放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更是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的一场新的革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信心破除不符合客观实际、不符合时代进步潮流、不符合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观念、体制以及利益固化的藩篱。
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第四,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不能改。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
第五,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这些来自历史的启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不管改革开放进行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牢记:一要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代同行;二要把握历史主动,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这些启迪,也就是我今天发言的结论。

【李君如: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