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经济伦理学论坛在长沙举行

发布者:赵梦叶发布时间:2019-12-16浏览次数:769

2019年12月7日,由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与中国伦理学会经济伦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伦理学会主办的“伦理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中国伦理学大会”第一分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经济伦理学论坛”在长沙举行。近60位国内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近三分之一进行了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致辞,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伦理学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的丰富成果。中国伦理学会名誉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周中之教授与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陆晓禾分别主持了分论坛上下半场会议。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伦理基础

陆晓禾研究员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由生死与共的联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共同体。这种联系早就存在,只是没有明确提出过。与历史上作为个体社会性存在方式的共同体一样,人类共同体也需要有经济基础,但不同于以往,这种经济基础应该是以人类整体而非部分的生存为根本原则。中国还在血缘、家文化阶段,就提出了天下大同、民胞物与,超越了血缘局限性,但这种超越也有不足,即自己的权利难以靠别人履行义务来实现。因此,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伦理能够作出的贡献,应该是将传统的义务伦理转换为新的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伦理。

上海财经大学徐大建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因此,中国承认并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宗旨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贸易原则,可以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原则的基础。他通过分析指出,WTO的宗旨和贸易原则体现了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与罗尔斯有利于弱者的“正义”分配原则的一种综合。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张志丹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是真正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有机对接在当代才有了答案。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我们才能真正体现强起来的大国的大样子、大情怀、大视野、大担当,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国道路才完整,其世界意义才能充分彰显。概括而言,硬实力、大智慧、正价值和好话语,托举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使我们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在世界范围内的声音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真理性和道义性的统一

周中之教授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对这一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道义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各国人民的愿望与要求,具有深厚的道义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共建共享的公正理念,具有坚实的道义支撑。

上海师范大学苏令银副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意蕴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针对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竞争博弈模式”,倡导“合作共赢”模式。二是追求国际公平正义。三是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四是追求持久和平。五是彻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逻辑。

上海师范大学周治华副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理念,是在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是以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为重要目标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实践,以弘扬人类的整体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不仅避免了“见物不见人”的抽象争论,使国际社会共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成为可能,也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影响力,有利于构建和张扬中国特色环境伦理话语。

四、由类伦理来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

湖南文理学院周忠华副教授认为,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差异的主体应有共同的命运想象。以类伦理来审视之,于种际关系,自然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各自的偏颇正是对方所需要吸取、整合并超越的,故而应以人的非中心化为外在手段来实现人的中心化的内在目的,走向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于国际关系,由于群体的对立必会超越类同一性的界线,进而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所以要打破基于殖民主义和地域中心主义立场所构建的世界旧格局,在面向未来的进程中,每一个民族国家都置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彼此予以平等的关照;于代际关系,只有抛弃对不在场者的疏远性,由关照在场者走向面对不在场者,与其休戚与共,“我们才是真正的人”。  

 此外,分论坛还探讨了传统伦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生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主义等热点话题。

周中之教授的论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站在经济伦理的道义制高点上”,荣获“2019年度中国伦理学大会优秀论文奖”。上海师范大学荣获“2019年度中国伦理学大会团体会员”荣誉。

  

(撰稿、摄影:李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