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11月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承办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完成终审决赛。本届赛事汇聚全国各高校优秀科创成果,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共有640件和643件作品分别入围主体赛和“人工智能+”专项赛终审决赛。我院学子不负众望,由白瑶、杨茜茜、万瑾三位老师指导的作品《大流量如何成为正能量?高校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引领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为学院在该项赛事中再添荣誉。

《大流量如何成为正能量?高校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引领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项目团队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钱宇翔、康佳妮、洪博墨、徐彦杨、殷嘉宜、刘翊文、郁越、董雨欢等八位同学共同组成。团队聚焦“高校网红”这一新兴群体,深入探究高校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强化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向引领,筑牢大学生思想根基。

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将“挑战杯”“互联网 +”“知行杯”等国家级、市级重大科创赛事作为提升学生科研素养、激发创新潜能的重要平台。学院从多方面给予支持: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邀请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提供专业指导;推动跨学院协同合作,协调相关学院在项目实践、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依托校团委组织开展多轮模拟答辩、实战演练等,帮助团队查漏补缺、打磨作品细节,为项目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大学生科创赛事之一。未来,我院将继续以重大科创赛事为抓手,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完善科创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学生创新项目的孵化与支持力度,鼓励更多学子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浪潮,以扎实的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