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究生新生暑假“培养前置”系列讲座第七讲在线举行

发布者:徐剑雄发布时间:2025-08-29浏览次数:34

 823日下午,我院研究生新生暑假“培养前置”系列讲座第七讲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衍社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副院长贾淑品教授主持,我院2025级全体硕博士研究生新生、2024级和2023级全体学术型研究生参加。


        

本次讲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展开,重点探讨了四个重要理论问题。第一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侯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为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如“天人合一”“民本”等理念),苏东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其提供了经验教训,而国外现代化理论为其提供了实践参考。第二部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侯教授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及所体现的五个特征,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充分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品质新特征。第三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原则和方法论。侯教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高度一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始终以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为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五大原则、运用正确的方法论。第四部分,新发展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侯教授阐述了新发展理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指导原则。强调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必须系统把握、协同推进。


        

讲座尾声,2025级马原专业博士研究生程胜荣同学就“理论创新如何引领现代化实践”这一问题请教侯教授,侯教授建议结合微观具体问题进行深化研究,在守正基础上创新,避免空泛,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需兼具学理深度与实践针对性,可从小切口展开。最后,副院长贾淑品教授对侯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并期盼侯教授有机会能线下与同学们开展深度指导与交流。


附学习心得:

 2025级马中化吴子木:侯教授的讲解让我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立足新时代,我们更要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每个行动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拒绝“躺平”、实干拼搏。唯有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征程,才能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留下坚实足迹。

 2025级学科思政张雅: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努力将其融入实际行动中,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截图/撰稿:汤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