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我院研究生新生暑假“培养前置”系列讲座第三讲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同舫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的若干基础性问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副院长贾淑品教授主持,我院2025级全体硕博士研究生新生、2024级和2023级学术型研究生参加。
本次讲座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的若干基础性问题展开,重点探讨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理性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主题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等五个方面。
第一部分,刘教授在指出原创性贡献是指为人类知识宝库“添新砖”“加新瓦”、体现的是“史无前例”的基础上,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创性、发展性、系统性以及辩证性四个方面。
第二部分,刘教授在阐述党的创新理论的原理性成果主要有首创性原理、拓展性原理和集成性原理三种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总结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理性贡献,包括文化领导权原理、文化驱动原理、共同价值原理和文明更新原理,四者紧密关联,构成一个统一的结构。
第三部分,刘教授在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五个不同表达层次的基础上,概括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础性、贯通性和整全性三个特征,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构成其他五大思想的根基,也贯穿于整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
第四部分,刘教授在强调“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和主线、“第一个结合”是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贯通问题、“第二个结合”是关于理论与文化的关系(即魂脉和根脉的关系)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了“两个结合”何以可能、如何坚持以“两个结合”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第二个结合”中的两个方面是否存在主从关系等。
第五部分,刘教授在肯定目前所形成的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共识的基础上,提出还存在需要改变的观念,以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讲座尾声,刘教授结合自身阅读经验推荐了有关文化问题研究和现代化问题研究的书单,建议同学们在假期要静下心来多读书多思考。最后,副院长贾淑品教授对刘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指出刘教授的讲座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建议同学们要将此次讲座与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起来。
附学习心得:
2025级马发史胡小艳: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实践指导意义。刘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案例,让我对这一思想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我们应当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文化建设和研究,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明白,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注重实践锻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我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2025级学科思政杜冰艳:此次讲座,让我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收获颇丰。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独特的原创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与时俱进、系统完善以及整合融通的全方位突破,这些开创性成果是为人类知识宝库添砖加瓦,史无前例,为文化发展奠定全新基础。原理性贡献同样引人注目。从研究事实层面的原创性进入到揭示背后规律的原理性,是理论研究的重大升级。首创性、拓展性、集成性原理,从不同角度深化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了理论的深度与广度。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化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将持续深入学习,努力将其融入实践,积极传播优秀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文化的力量在新时代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