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大马院顺利举办“双重大”项目“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建设研究”推进会

发布者:杨雪宁发布时间:2025-06-30浏览次数:10


高规格学术盛会凝聚文化建设共识



2025629日下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建设研究推进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主办,首席专家王小锡教授率领课题组,与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上海社会科学院轩传树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国民教授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核心命题展开深度研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副院长耿步健分别主持会议,共同搭建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高端对话平台。


多维度开展学术研讨构建理论创新体系

在课题研讨环节,高惠珠、谢江平王金玉、耿步健、汤荣光五位子课题负责人系统汇报了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建设理论基础历史演进现实境遇价值指向实践路径这五个方面的研究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会专家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设性意见:陈殷华处长强调研究需具备全球文明视野,将中国文化的发展置于世界文化的语境中来考虑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建设,同时善用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平台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共识;轩传树研究员提出建立田野调查-理论提炼-政策转化的研究闭环,建议选取全国东、中、西部文化创新示范区典型样本开展实证研究,同步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徐国民教授则聚焦时代之问,主张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为研究主线,系统回答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建设的现实问题


阶段性成果展示彰显学术厚度




第二阶段研讨中,不同学者呈现多元研究视角:谢江平教授揭示毛泽东思想对文化主体性的奠基意义,张尹博士探讨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的辩证关系,朱慧博士深刻阐释“两个结合”对新的文化生命体建构的重大意义,李嘉霖博士则提出文化主体性建设的实践依循与发展路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陈永森从学术规范度指出,研究成果需遵循问题意识鲜明、逻辑架构严密、观点表述精准的学术标准,确保理论创新兼具思想深度与学术信度。


常态化部署推进研究提质增效

张志丹院长在总结中强调,本次会议形成的任务清单制推进机制——责任到人、节点到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将有力推动研究从理论建构向实践转化。王小锡教授责任担当信誉三个维度作总结发言,要求课题组力争产出一批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智库成果与学术精品作为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研究载体,该双重大项目通过本次推进会实现三大突破:构建起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矩阵,形成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起学术成果转化的立体传播渠道。课题组将以目标倒逼机制压实研究责任,持续推进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建设研究,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供学理支撑与智力支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担当。






摄影:曹宁、陈妍雨

撰稿:朱慧、曹宁、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