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国之瑰宝,德法教研部“行走的大思政课”走进宋庆龄陵园

发布者:蔡佳慧发布时间:2025-05-09浏览次数:10


423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青年教师许心、戴娜带领学生来到位于徐汇区宋园路21号的宋庆龄陵园,开展了一以“致敬国之瑰宝,传承爱国情怀”为主题的“行走的大思政课”。来自202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师范)、数学人工智能实验班等专业的40余名同学参加此次现场教学活动。

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之瑰宝”。她的一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是为国为民、为人类进步事业不停息地战斗奋进的一生。宋庆龄陵园成立于1984年,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文化传承宣传基地。


下午1时,师生们怀着崇敬之情抵达陵园。沿着陵园大道前行,同学们来到了宋氏墓地。宋庆龄先生长眠于此,墓前鲜花簇拥。全体同学整齐站立,集体低头默哀,向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讲解员介绍了宋庆龄先生质朴的遗愿:不愿借助丈夫的名望和地位提高殡葬规格,更不想花费国家和人民的钱财。同学们深受触动,被先生爱国爱民的高风亮节所感动。



随后,众人移步至宋庆龄纪念馆。踏入馆内,137米长的展线如同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400多幅珍贵照片与100多件实物,将宋庆龄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生动呈现。从家庭背景到投身革命的契机,再到为中国独立、民主、富强以及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讲解员的详细介绍让同学们对宋庆龄先生的一生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展厅内,泛黄的书信、朴素的服饰、使用过的办公用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在一份宋庆龄先生写给友人的信件前,同学们围聚讨论,信中对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关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仁爱与担当,让同学们深受触动。



在介绍宋庆龄先生投身革命事业的展区,学生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从历史发展的规律角度思考。讲解员指着墙上的历史事件时间轴说道:“历史的进程如同函数曲线,看似复杂,实则蕴含规律,就像宋庆龄先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抉择,都紧扣时代脉搏,推动社会进步。”同学们不禁感慨,先生的一生,真是为国为民、为人类进步事业不停息地战斗奋进的一生,是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认识新事物、接受新思想,紧随着时代脚步不断前进的一生。

馆内多媒体互动展区更让参观体验丰富立体。通过VR技术,师生们仿佛置身于宋庆龄先生工作生活的场景,真切感受她为国家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在模拟的宋庆龄先生书房中,同学们驻足许久,看着墙上悬挂的座右铭,体会先生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活动结束时,两位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宋庆龄先生永远值得缅怀,永远值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传承先生的爱国情怀,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陈婉晴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