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发布者:徐剑雄发布时间:2019-09-22浏览次数:8674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使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二)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四)硕士应达到的要求:熟悉马克思主义有关经典著作,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比较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教育及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五)本专业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一个二级学科,是由马克思主义通史、马克思主义国别史和阶段史、马克思主义专题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等具体研究领域或方向组成的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科体系,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与逻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等。主要导师有周书俊、张志丹、贾淑品、吴宁、杨子萍、陈礼茂等教授和副教授。每年招生导师和研究方向,详见招生简章。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的发展过程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

主要导师:周书俊教授、杨子萍副教授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史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史研究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经典人物与第二、第三国际人物的思想及形成,进一步深入开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列宁和斯大林思想比较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苏联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思想家的思想比较研究等。

主要导师:张志丹教授、贾淑品教授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

本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经济哲学思想和经济正义问题以及后人围绕相关问题的争论及发展。

主要导师:陈礼茂副教授

(四)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以及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比较研究。

主要导师:吴宁教授、贾淑品教授

三、导师队伍

1.张志丹教授

张志丹,1974年生,男,河南信阳人。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美国圣母大学哲学高访学者。2008年博士毕业,2015年破格晋升教授。曾作为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援疆,任新疆克州党委副秘书长。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副院长。现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史专业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点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建设委员会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上海市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基地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思想政治课研究》编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以及江苏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荣登2018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作者金榜。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和经济伦理学。提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伦理生态”等概念。著有《意识形态功能提升新论》《道德经营论》等5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光明日报》《国际思想评论》(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A类论文近10篇,B类论文20余篇,CSSCI论文5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15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意识形态功能提升新论》)、三等奖2项(《道德经营论》《无伦理的道德与无道德的伦理——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悖论》),国家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多项成果被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2.周书俊教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史专业硕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男,河北省临西县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产业哲学学会理事,江西省哲学学会理事,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师组组长。江西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编委。

出版专著2部,编著3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经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通史》的子课题“先秦管理思想史”的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结题1项),参与1项;主持省级课题5项(其中结题2项),参与2项。获江西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西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江西省六部委二等奖1项。江西财经大学“十佳优秀导师”,两次获得江西财经大学科研十强(2009、2012)。

3.吴宁教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史专业硕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生,先后在武汉大学获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7月-2004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工作,2001年6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2000年7-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03年9月-2004年3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派遣在哈佛大学哲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2004年5月作为“双高”(高职称教授、高学历哲学博士)人才引进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派遣在牛津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2016年9月引进到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兼职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常任理事。

曾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1项、横向课题5项,主持并完成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暨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各1项,曾两次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出版相关学术专著五本,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哲学》、《国外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160多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其中有多篇论文为《新华文摘》、《中国哲学年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红旗文稿》、《马克思主义文摘》等刊物多次选介或转载,得到了许多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4.贾淑品教授

贾淑品,女,安徽砀山县人。法学博士,201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列宁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省公共关系学会理事,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省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民主、政党及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思想研究,第二国际人物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列宁、卢森堡、考茨基与伯恩施坦主义》、《列宁和罗莎卢森堡政治观比较研究》,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讨》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和摘编。主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与修养》教学指导用书,参编顾海良主编专著《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部分章节。

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人才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省教育厅课题、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参与教育部重大项目: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子课题“习近平大国外交思想研究”负责人。获得多个省部级重要奖项。

5.杨子萍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生导师,1963年生,女,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理事,上海民营经济学会理事。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承担上海市学校德育决策咨询研究课题一项,承担全国教科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各一项。

6.陈礼茂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1972年生,男,副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1998年7月至2001年8月,在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任教,期间曾在中共中央党校党史师资培训班学习。2006年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6年起在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至今;曾赴澳大利亚堪培拉科技学院访学。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