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办2025年国家社科项目申报推进会

发布者:蔡佳慧发布时间:2025-02-20浏览次数:44


学院举办课题申报指导会,专家助力教师提升申报书质量



2025219日,学院为助力各位老师申报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2025年教育部课题,特别邀请了6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开展指导工作。这6位专家分别是河海大学的黄明理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轩传树教授、上海市委党校的汤荣光教授、同济大学的刘勇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的徐国民教授以及嘉兴大学的罗理章教授。

当日,6位专家分为两个指导小组,分别对学院13名教师的申报书进行了细致指导。其中一组指导活动在文科实验楼410室举行,由张志丹院长主持;另一组则在文科实验楼308室开展,由贾淑品副院长主持。在长达4个小时的指导过程中,专家们凭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发展等领域的深厚造诣,通过“一对一”的精准指导,为教师们的申报书质量提升提供了系统性建议,现场学术氛围热烈,研讨气氛浓厚。



在指导会上,专家团队围绕“选题创新性、框架逻辑性、方法可行性、成果前瞻性”四个关键维度,对每份申报书进行了深入剖析。黄明理教授特别强调,“问题意识是课题立项的根本”,建议教师们从学科交叉点出发,提炼具有现实意义的真问题。轩传树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评审经验,针对文献综述的学理深度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助力教师们提升文献综述的质量。汤荣光教授则分享了如何“凝练灵魂核心句”,以精准确立选题依据的关键要点。刘勇教授就选题的核心内容与主题的契合度,以及如何切题、扣题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徐国民教授专注于帮助教师们优化选题题目,使其更具吸引力和亮点。罗理章教授从“破题-解题-答题”的论证逻辑链条出发,为青年教师构建更具说服力的研究设计提供了指导。

参与指导的教师们纷纷表示,专家们的意见精准直击申报过程中的痛点,既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又具备切实可行的实操价值。一位参会教师评价道:“这场指导会如同一场及时雨,专家们不仅指出了申报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还针对不同学科特点给出了定制化建议。”教师们将依据专家意见,重点完善研究方法的创新性论证,进一步提升申报书的质量。

学院表示,后续将持续开展申报书打磨工作坊,通过“专家领航+同行互评”的机制,助力教师们在国家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中取得突破,推动学院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