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我校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周中之教授接受《现代领导》杂志社专访,从专家学者的角度剖析了奢靡之风与腐败的问题。该专访文章已发表在今年第2期《现代领导》杂志上。
周中之教授是国内研究经济伦理学的知名学者,特别是在消费伦理问题上,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大报理论版上发表了近30篇消费伦理的论文,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党内“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严肃地指出要扫“四风”,反对奢靡之风。周中之教授从学者的角度,谈了反奢靡之风的政治价值。他认为,奢靡是过度的、畸形的消费。“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古今中外,无论哪个政权,一旦奢靡成风,将直接动摇其执政的根基,甚至走向灭亡。古罗马帝国、中国的北宋就是典型的例子。要站在政权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奢靡之风。
周中之教授认为,奢靡之风为腐败打开了一条通道,假消费之名,大搞腐败之实,因此,党内的奢靡之风一日不除,腐败问题就一日得不到真正解决。驱除奢靡之风要依靠制度的力量,也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将制度约束和道德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近几年来,周中之教授用其专业知识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媒体的欢迎,这次专访是《现代领导》杂志对周中之教授的第3次专访。(撰稿:小华)
周中之教授是国内研究经济伦理学的知名学者,特别是在消费伦理问题上,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大报理论版上发表了近30篇消费伦理的论文,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党内“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严肃地指出要扫“四风”,反对奢靡之风。周中之教授从学者的角度,谈了反奢靡之风的政治价值。他认为,奢靡是过度的、畸形的消费。“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古今中外,无论哪个政权,一旦奢靡成风,将直接动摇其执政的根基,甚至走向灭亡。古罗马帝国、中国的北宋就是典型的例子。要站在政权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奢靡之风。
周中之教授认为,奢靡之风为腐败打开了一条通道,假消费之名,大搞腐败之实,因此,党内的奢靡之风一日不除,腐败问题就一日得不到真正解决。驱除奢靡之风要依靠制度的力量,也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将制度约束和道德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近几年来,周中之教授用其专业知识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媒体的欢迎,这次专访是《现代领导》杂志对周中之教授的第3次专访。(撰稿: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