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课建设”论坛在我校举行。该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专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课题组主办。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湖南文理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到场参会。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中之主持了“主旨报告”“圆桌论坛一”,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张凤池副教授主持了“圆桌论坛二”。
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专门性、系统性的立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陈大文是国内法治教育的著名专家,教育部“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同济大学长聘教授。他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法治保障”的主旨报告中,对爱国主义教育法条进行分类梳理,分别从爱国主义教育法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职责任务、学校教育、禁止行为以及实施机制六层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内容精到,深入浅出。
在圆桌论坛第一阶段中,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忠华教授就“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一题进行了发言,总结出“四观”“四认同”“三交”与“两个共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四个着力点,就民族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祝叶飞围绕“数智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思’与‘行’”进行了交流,他强调数智技术的迭代效应不仅推动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叙事范式的转化,而且重构了爱国主义教育叙事中的传播样态、传播载体、应用场景和传播效果,在赋权增能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应注重从技术赋能,提高数智形态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供给水平;健全机制,筑牢风清气正的数智爱国主义教育形态主阵地;开拓创新,建构数智形态的爱国主义教育叙事范式等三个方面来不断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院副教授陈东利探讨了“大思政课”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她认为,要善用“大思政课”讲好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大道理”,就要构建立体化育人格局,运用多样态的社会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学习科学真理,自觉投身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张凤池副教授就“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对2004年以来上海实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经验和成果的梳理和归纳,指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在横向层面要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在纵向层面要实现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思政教育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处理好“全程贯穿”与“学段差异”的关系问题。
在圆桌论坛第二阶段中,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亚娟围绕“人工智能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及对策”发言,她指出人机共存已然成为新形势、新常态,要引导大学生积极适应技术变革,提升自我竞争力;同时,高校也需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培养符合未来职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曹宁以“说课”形式,讲述了一节生动的德法课,并从中阐述了自身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形势政策教研部主任刘君莉围绕“爱国主义融入道法课的重难点及对策”进行交流探讨,并提出两者融合的具体要求,包含“三个充分结合”“五个理清”“三个重点”“两个难点”以及“三个对策”。
周中之教授是国家社科专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的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该课题研究工作克服了疫情造成的困难,已经成功结项。他在会上的总结中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思政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必须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两个基本点出发,深刻认识爱国主义教育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重大地位,爱国主义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大价值。并打算在国家课题最终成果的基础上修改加工,形成专著出版。
供稿:岑雨晨/摄影:吴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