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联手沪新高校马院举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联合备课会

发布者:蔡佳慧发布时间:2024-10-14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激活思政课建设新动能,9月25日,我院联手沪新两地7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联合备课会。本次联合备课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三位资深专家受邀作领学报告,来自新疆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喀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喀什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杉达学院等学校60多名教师参会。学院副院长、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主任周治华主持联合备课会。



会议伊始,学院院长张志丹致辞,对与会专家和老师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沪新两地高校马院联合备课作为学校建校70周年主题活动,旨在帮助一线教师学深悟透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明确全会精神融入各门思政课的路径方法。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搭建联合备课平台,通过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提质增效,切实把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建设好。

接着,三位资深专家围绕备课会主题作领学报告。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育部“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春晖教授指出,推动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德法”课程,需要回答好“融什么”“怎么融”的问题。在“融什么”方面,应当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作为根本遵循,深入领会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要求。在“怎么融”方面,要努力做到“有机融而非有意融”“生动融而非生硬融”,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伦理学会荣誉副会长周中之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英模人物学习机制,创新爱国主义主题活动,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以及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和精准化等方面梳理了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文本与“德法”教材相关章节的契合点,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同济大学长聘教授,教育部“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大文以丰富的教学案例,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目标、原则和路径四个方面深入探析如何更有效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德法”课程法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强调要在教学中讲清楚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完善法治的深刻道理,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一些新提法传达给学生。

会议结尾,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教授作总结发言,本次联合备课会是一个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为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上海师范大学将继续推动沪新合作,深化思政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