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我院暑期研究生新生“培养前置”系列讲座第七讲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包庚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为人民做学问,还是为生存做学问?——马理论青年学者学术发展漫谈”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副院长徐剑雄主持并总结,我院2024级全体硕博士研究生新生、部分二三年级的硕博士研究生参加。
李包庚教授深度聚焦青年学者的学术发展,深入剖析了青年学者在学术发展逻辑、学科发展态势、个人困境、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撰写等五个关键领域的多重挑战与机遇。第一,李教授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发展的基本逻辑。他从“论文著作”“科研项目”“资政报告”“科研奖项”“人才头衔”五个基本态势的逻辑关系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学者。第二,李教授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态势,从学科“显学”地位的确立、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委的高度重视,到出现的“内卷”现象,全面探讨了该学科的发展脉络,并呼吁青年学者专注自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以提升的科研实力。第三,李教授还关注了青年学者在学业与婚恋之间的博弈问题。他认为,学业任务的繁重和婚恋压力的增大,使得许多青年学者在学术道路上倍感压力,尤其。同时,是的科研方向的迷茫和学术发展的困境难成为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针对青年学者在理论文章写作中的困惑,李教授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他通过具体案例讲解了学术论文与理论文章的区别,在并详细简要阐述了理论文章撰写的要点和技巧的基础上,重点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实用的写作指南。第五,在学术论文撰写部分,李教授从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学术论文的争议问题及、语言规范、如何理解“用学术话语讲政治”、内容规范、“理论假定”问题、如何突出学术论文的问题导向等多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李教授还结合具体案例就学术论文的导言、结语、摘要的撰写方法,以及框架构思和核心观点凝练等具体环节进行了详细指导,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讲座尾声,研究生们积极与李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李教授针对研究生们困惑的问题给出了详尽而深入的解答,并慷慨地分享了自己的学术见解与心得。随后,副院长徐剑雄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了李教授的讲座内容,认为李教授的讲座内容深邃且富有启发性,不仅为青年学者面临的文章撰写难题给予了精准而实用的指导,更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和人生启示。
供稿/截图:蔡佳慧